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梁思成之前,中国建筑没有历史

时间:2014-01-28 11:18:49  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李旭光 李岩;浏览:60

另外是《中国建筑史》的架构,因为他们两个是在美国受的建筑教育,非常了解西方建筑史,西方建筑史的知识很完整、很体系化,而当时的中国建筑没有很体系化的东西,所以他急切地希望有一本《中国建筑史》。为什么在当时一听说蓟县有老建筑,尽管这个消息也可能是日本人先看到,并且传出消息的,但是日本人没有就这个问题写出学术文章。从学术的层面上讲,不管现代人有多少猜测,但日本人没有正式地就这件事情发表过文章,这是不争的事实。抢在日本之前,由中国人自己写出来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绝对是正确的事情。不能说,日本人说了有那么座建筑,我们就不能写,日本人没有文章啊。至少,当时的日本人仍然认为最早的建筑是1038年的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梁思成听说那是一座古老建筑,就赶紧去做研究,做出一个自己的判断。最后写出了科学严谨的论文,这怎么就是错了呢?这是没有道理的。

首先就是要找到中国的古老建筑,一个时代、一个时代地找,把中国建筑的历史、线索理清楚,而他做到了。1931年到1937年之间,他们马不停蹄地在北方跑,跟刘敦桢、林徽因这些老先生们,他们就是为了把中国建筑史建构起来,至少要在世界建筑史里面占住一个位置。因为在他之前西方人有一个很错误的观点,这就是弗莱彻尔,他是一个经典的建筑史学家,他认为有历史的建筑是从欧洲开始的,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主义,一直到现在,这是历史。我们这些国家的建筑都是无历史的、非历史的建筑。非历史的建筑没有历史,只是一堆文化奇观。最早来中国研究中国建筑的西方人是鲍希曼,这个人非常好,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视角不对。他把中国建筑看成一堆文化奇观,风水、装饰、坟墓、住宅写了很多东西,但是没有历史感,也不说是哪个朝代的,谁先谁后他没有感觉,他找不到这个感觉。因为他受到了弗莱彻尔观点的影响,中国建筑是非历史的。

日本人开始想找出中国建筑的历史,但日本人,主要是伊东忠太,他只写到北魏,至多是隋,后面写不下去了,因为没有资料。关野贞和常盘大定写《支那佛教史迹》,主要写石窟,因为对建筑也没有那么大量的资料,但是关野贞、伊东忠太,他们真想做中国建筑史这件事,所以伊东忠太来到中国营造学社祝贺的时候,他说我们两国合作吧,我们日本人做室外调查,你们支那人做文献发掘。这是什么话?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一手的建筑实例材料,都由我们日本人来拿,你们中国人只做文献梳理的服务性工作吧。因为文献可以为实例提供支持。这是在《中国营造学社》开幕式上说的,梁思成肯定也听过这个话,他肯定不满意这种话。他肯定认为,我们中国人同样能够做野外调查,做古建筑测绘,因为梁思成受到的是西式的建筑史教学,甚至现代考古学培训,野外、田野调查、古建筑测绘的培训,他懂这些东西。所以他认为必须要建构自己的建筑史,要把自己的建筑史放在世界的大体系中间,要独树一帜。

如果没有梁思成,如果这两个古代建筑文法书,清式营造则例和宋《营造法式》,完全没有解释清楚,梳理清楚,难道我们只能去读日本人写的书吗?难道说日本人如何解释中国建筑,我们就如何解释吗?我们做了,就是抄袭,就是重复吗?这没有道理。中国有自己的建筑体系,为什么不能研究自己的建筑体系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娜”么爽——李娜终夺澳网女单冠军!
下一篇:香港实施首阶段制裁菲律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