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梁思成之前,中国建筑没有历史

时间:2014-01-28 11:18:49  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李旭光 李岩;浏览:60

200899101648128.jpg

梁思成与林徽因

F201007221709394406102856.jpg

编者按:香港学者朱涛近期出版了《梁思成和他的时代》一书,作者称“以大量新史料追溯梁思成的心路历程,探讨中国现当代建筑发展与政权更迭和政治运动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月初的理想国沙龙上,其发表观点认为梁思成的研究存在“借鉴”日本学者研究成果的部分,引起行业内的争论。

为了还原事实,针对如何理性公正对待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当年的学术成就等话题,腾讯文化专访了梁思成先生的再传弟子、原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王贵祥教授,腾讯文化将陆续推送此次访谈内容。

(本文来自腾讯文化访谈栏目“文人白话”,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腾讯文化:您在回应博文里面也梳理了林徽因的文章,跟朱涛指出的日本人这本书的出版时间和从日本引进这书的时间做了对比?

王贵祥:林徽因最方便看到这本书是1937年,但是文章是1932年发的。可能梁思成看过日文版,这一点上我不能排除,因为日文书稍微早一些。这两个文章在标题那儿相似,文章只有三点略有联系,说明不了问题。就像鲁迅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里面有一段跟日本人的关于中国小说的论述相近,结果有人说抄袭。鲁迅专门辩驳这个事,他说不是小说和诗歌,小说和诗歌应该是独创的,谈到历史、事实大略相近是应该的,是可能的。就好像你说汉之后有唐,唐之后有宋,我也这样说是一样的,这是客观事实,谁都这样说。谈到历史问题的时候有些相似不成其为问题。他说了之后胡适出来也替鲁迅辩解,说鲁迅没有错。他还是在整个段落结构上相似,而林徽因连文章结构都不一样。林徽因完全用自己的西方建筑教育的背景重新对中国建筑加以阐释,只是在几个似乎西方人也熟知的两三个观点上有点跟伊东忠太接近,说明大家说同一件事的时候有可能相近,这个不算事。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娜”么爽——李娜终夺澳网女单冠军!
下一篇:香港实施首阶段制裁菲律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