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书画新闻

刘大为:他和老农那般融洽那般亲

时间:2014-05-12 12:12:22  来源:中国名家书画搜藏网  作者:刘大为;浏览:26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兰考泡桐树下,焦裕禄与两位老农在田间地头亲切交谈。焦书记裤腿高高挽起、铁锹犹未息肩、唇边笑意盈盈,那般融洽、如斯亲民。
  画作真实再现焦裕禄和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深情
  在刘大为看来,能在美术创作中与焦裕禄“相遇”,也是一桩幸事。
  2012年5月,受河南省委宣传部邀请,刘大为参与了“中原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大型采风创作活动,对中原大地的山川雄奇、历史人文与时代风貌进行美术创作。当时,指派给刘大为的创作人物就是焦裕禄。
  “我当时接到这个人物感觉很奇妙,焦裕禄这个形象在我心里是很高大的,作为当代中国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典型人物,他在兰考县委书记任上,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抗击风沙、盐碱等深重自然灾害,他的名字与精神早已深深烙在这片土地上,也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面对众人皆知的典型人物,如何能生动立体的艺术呈现,刘大为颇费了一番功夫。
  在进行创作之前,刘大为整理查阅了数十年来以焦裕禄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绘画作品,发现基本都是针对焦裕禄个人形象进行的创作,除了那
  副双手掐腰的标志性动作,要不就是凸显焦裕禄工作中奔波憔悴的一面。“那么我的作品一定要有所不同,在主题立意上,就要和其他画作区别开来。”于是,在刘大为的水墨人物画《桐荫千秋》中,我们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上世纪六十年代,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泡桐树下与两位老农亲切的交谈。他们相逢于田间地头,焦书记裤腿高高挽起、铁锹犹未息肩、唇边笑意盈盈,那般融洽、如斯亲民。“这幅画作在画面上着重体现的是焦裕禄和老百姓之间如家常般融洽的鱼水关系,其主题则如题目所示,为官一任,福荫千秋。”刘大为说。
  焦裕禄虽然不在了但其精神的化身—泡桐还在,福泽一方
  而让刘大为有此构图并以“桐荫千秋”进行主题创作,正是来自他曾先后两次前往兰考的切身体悟。“我们这一代人对焦裕禄这个人物、对他的事迹是很了解的,但当我亲身来到兰考,看到高速公路两旁茂盛的泡桐树,看到很多人家门口放着的泡桐木板,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焦裕禄虽然不在了,但他当年带领老百姓种植的泡桐树还在。泡桐不仅抵御了风沙、盐碱,到现在更是成为当地老百姓发家致富的帮手,福泽一方,始终庇佑着这片土地的老百姓,泡桐其实就是焦裕禄精神的化身。”
  而在刘大为看来,焦裕禄精神最主要就是心里始终装的都是人民大众,
  “为官一任、为父一方,焦裕禄当官就是为了老百姓。他的生活相当清贫,他病痛中仍坚持工作,亲自带领老百姓致富,这些动人的故事太多太多,而倾注在我笔端的焦裕禄,还只是一个侧面。”通过自己的画作,刘大为将焦裕禄精神艺术性地凝结在《桐荫千秋》中。如今,《桐荫千秋》收藏于河南省美术馆,刘大为说,“希望观者能从这幅画作中品出焦裕禄始终在为人民谋福祉的理念,对焦裕禄精神有更进一步的体会。”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刘文珍的国画世界
下一篇:李天旭的荷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