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习近平:中国应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时间:2014-01-24 12:30:38  来源:环球网  作者:香港《文汇报》;浏览:48

  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也是世界梦

  习近平在专访中谈到,自170年前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从未如此接近中国复兴之梦。“今年即使不采取经济扶持政策也完全可以达到‘保7’增长目标。只要保持这样的增长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2021年,中国人均GDP就可以比2010年翻一番。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为4,434美元,就是说到2021年要提高到8,800美元。”

  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高度掌握了国际话语权。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三重身份的国家:东方文明古国、发展中大国、新兴国家。中国的多重身份,折射出中国梦的多重内涵:东方文明复兴梦,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梦,新兴大国梦。中国的多重属性,决定了中国梦不只是单纯的中国的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也是世界梦、文明梦。

  美国著名汉学家白鲁恂称,中国是一种文明。世界对中国的期待,就是对中华文明的期待。西方基督教文明在创造人类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以其二元对立观在世界制造了冲突、隔阂与对抗,陷入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言“创造性毁灭”怪圈。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将是开创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探索人类新文明的过程,这既是世界的期待,也是人类文明的期待。

  三中全会使中国不会陷入“拉美陷阱”

  习近平在专访中还满怀信心地说,中国不会陷入中等发达国家停滞不前的沼泽。他援引邓小平“改革开放要坚持一百年不变”的话表示,中国正在准备进行社会、经济全面改革。世界上很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曾出现“发展风险期”。 当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处于人均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时,增长与问题、发展与矛盾交织在一起,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矛盾最易激化的时期。 拉丁美洲的不少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到21世纪初,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 这时期,失业率持续攀升,贫富悬殊, 两极分化 ,各种社会矛盾凸现和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群众的抗争此起彼伏。“拉美陷阱”给人们的经验和教训是深刻的,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进行社会、经济全面改革,从根本上转变、完善和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观念、道路、模式、战略,才能跳出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拉美陷阱”。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社部:延迟退休是必然选择
下一篇:习近平任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